辣木,一个很陌生的名字,很多人基本没听说过,但它有着很多神奇之处,下面来给大家介绍辣木是何方神圣。
辣木(Moringa)又称鼓槌(gǔ chuí)树,是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原产印度北部,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目前我国也有大量种植。
辣木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栽种作为观赏树,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常以以下三个品种作为食用经济作物栽培:印度传统辣木、印度改良种辣木(由印度T.N.农业大学的改良种)和非洲辣木(原只产于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附近及埃塞俄比亚西南部)。
新资源食品
辣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理想的纯天然粮食,欧美等先进国家早已将辣木视为新时代健康的食物。
辣木作为蔬菜和食品有增进营养,食疗保健的功能;也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等方面,被誉为“生命之树”,“植物中的钻石”。印度当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辣木,鲜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嫩叶类似菠菜,可以作汤或沙拉。嫩果荚也可以食用,干种子可以打成粉末作为调味料,幼苗的根干燥后也可以打成粉末作为调味料,有辣味。
辣木的花在略微变白之后也可以加入沙拉中食用。1997年,美国基督教世界救济会开始与塞内加尔组织合作推动一项计划,他们将辣木加入当地人民的饮食中,用以对抗营养失调及预防疾病,有显著的效果。这种耐干旱且成长快速的树木也因此被称为“奇迹之树”,而渐为人所熟知。
在我国,辣木于2012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1.蛋白质
辣木叶中的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构成生命机体的三大物质基础,是人体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缺乏常常导致儿童生长发育不良、体重下降、贫血、水肿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均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有关。
2.矿物质
辣木中钙、钾、铁、等矿物质特别丰富,在人体内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有的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有的是酶和维生素的活性因子,有的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钙是构成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长期钙摄入量不足,常伴随蛋白质和维生素D缺乏导致佝偻症、软骨症和骨质疏松症发生。
铁是组成血红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携带氧化合物的必要元素,是酶和维生素必需的活性因子,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缺铁主要造成贫血,幼儿智力发育受阻、免疫力下降。铁缺乏是个普遍问题,全世界铁缺乏人口约占30%。
钾是调节人体体液平衡的重要成分,钾缺乏症主要表现为肌无力、瘫痪、心律失常、横纹肌肉裂解及肾功能障碍等。
3.维生素
辣木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含量较高。
维生素A(视黄醇),具有保障大脑和视网膜的功能,对胎儿和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E缺乏造成红血球破坏、肌肉变性、贫血、生殖机能障碍和免疫力低下等症状。叶酸(维生素M)缺乏可导致巨红血球性贫血,并与出生缺陷、心血管病及肿瘤有关。
由于食物中的叶酸在烹调加工后损失率可达50%~90%,膳食中叶酸吸收率为25%~50%,因此叶酸缺乏的人群很多,特别是妇女和婴幼儿。
研究证实,在我国出生缺陷高危人群中,在妇女孕前1 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内补充400ug/d叶酸,可降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达85%。泛酸缺乏导致生长迟缓和食物利用率下降,影响皮肤、肝、肾和神经系统。
生物素(维生素B7、辅酶R或维生素H)缺乏导致结膜炎、脱发、共济失调和生长缓慢;维生素B6缺乏可导致脂溢性皮炎。
总结:辣木的广泛实用性得到了普遍认可,,辣木是目前已发现最好的植物蛋白、富含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叶酸、生物素、多种矿物质及丰富的维生素。故被科学界誉为“母亲最好的朋友”、“植物中的钻石”。
种植桑果树最好在冬季或早春时节,此时的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较为适宜桑果树生长,但要注意保证土壤疏松肥沃,桑果苗要拥有完整的根系和部分原土,在栽种之后注意浇水和适当的控温,避免植株遭受冻害即可。
1、冬季
桑果树适宜的栽种时间主要是在冬季或是早春时节,之所以要在此时栽种,就是为了保证植株在栽种成活之后有足够的时间用来恢复,此时的土壤温度尚且不算过低,植株栽种下去比较容易成活,且不容易感染上病虫害。
2、土壤因素
用以栽种桑果树的土壤并不是一般的土壤能够胜任的,需要为其准备好拥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良好的排水透气能力和一定的基础肥力的土壤,并保证土壤中不会有过多的黏质成分或是重酸性、盐碱性的成分,以免桑果树不适无法成活。
3、植株处理
用以栽种的桑果树树苗要拥有完整的根系部分,这是最重要的,根系受损过多、损失了过多的根须的桑果树苗是很难栽种成活的,就算栽种成活了长势也会很慢,最好还要保留下一些原土,形成一个包裹桑果树苗根部的土团。
4、栽后养护
栽种之后,要压实土壤确保植株不会倒伏,但是也不能够压得过于紧密以免植株不透气,栽后浇水一次,浇足浇透保证土壤湿润但是不能够留下积水,保证其土壤温度在10摄氏度左右,以免植株遭受冻害死亡,栽种失败。
简单地说,空气中细微的水珠是雾,细小的颗粒是霾,两者合在一起就是雾霾,遇到无风的日子形成弥漫在城市上空,阻挡了光线,就形成了“暗无天日”的阴霾。
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葫芦的种植时间因地区的不同而不一样,不过都在春季的3~4月份种植。在南方主要在三月中旬播种,北方地区播种要用地膜覆盖住,在四月份种植。东北地区需要在大棚里面育苗,到五月份的时候再移栽定植。6~7月份开花,7~10月份就可以收获了。
南方地区大多气候温暖,温度适宜,因此终止时间也比较早,俗话说三月三、种葫芦,南方地区种植葫芦一般是在三月中旬,早些或者晚些都行,主要是选择一个好天气。
北方地区较南方比起来要冷得多,在葫芦什么时候种植中,北方地区一般在4月份种植。4月份的时候,北方还较为寒冷,因此播种之后需要在苗床上覆盖一层地膜。
东北是我国最冷的地方,因此在东北种植葫芦需要在温室大棚里面育苗,不然是无法发芽的。等到葫芦在大棚里面育苗成功之后,到了5月份就可以移栽定植了。
葫芦一般在5~7月份开花,种植较早的7月份就会结果,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收获时间也不相同。如果是食用葫芦在7月份就应该采果,一些其他的用途需要等葫芦木质化再进行采集。